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最新的关税政策大转向。特朗普政府在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后不久,就迅速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关税。这绝对是科技股的一大福音。白宫官方当然不会承认这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而是强调"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美国不能依赖外国来制造半导体、芯片、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关键技术"。
他们甚至宣称已经从包括苹果和英伟达在内的全球最大科技公司获得了"数万亿美元"的美国投资。这种说法显然有些夸张,而更实际的原因可能是,美国本土根本没有能力在短期内生产这些高科技产品,而且关税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但白宫那边又说了,豁免归豁免,特朗普总统还是会继续敦促科技公司把生产线搬回美国。而且,一位白宫官员还透露,特朗普很快会下令启动一项针对半导体进口的国家安全影响研究,也就是所谓的“232条款”调查。这意思就很明白了,电子产品豁免可能只是暂时的,或者说,这些产品未来可能会面临另一种形式的关税。
比如像之前钢铁、铝那样,以国家安全为由头来搞。彭博社也提醒,这关税减免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最终可能还是要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对芯片征收关税。所以说,科技股虽然暂时松了口气,但这事儿还没完,不确定性依然很大。特朗普这套组合拳,一边豁免安抚消费电子,一边又磨刀霍霍准备搞半导体,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转向全球市场,最令人忧心的是美国资产的避险地位正在被质疑。过去一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20多年来最大单周跳升,美股则如同坐过山车般跳水后又暴涨。虽然表面上看,标普500指数周涨超+5%,但美股、美债和美元同时下跌的现象,恰恰是典型的新兴市场特征,而非全球最安全资产的表现。
注:数据反映近期市场剧烈波动,美股、美债、美元罕见同跌。
有数据显示,上周美股ETF的波动性甚至超过了追踪新兴市场的基金,甚至一度高于比特币——这种情况除了疫情、去年8月危机和美联储激进加息时期外,几乎从未出现过。正如Renaissance Capital的Neil Dutta所言:"标普500指数像加密货币一样交易,这可能不是好事。"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长期债券市场波动剧烈、利差巨大且流动性低下时,会影响所有其他资本市场,特别是对利率和美国政府债务构成上行压力,长期下去甚至可能演变成金融危机。周五,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表示,他预期美国国债市场将出现"混乱"。
"当你有许多波动的市场、国债交易价差非常宽、流动性低时,它会影响所有其他资本市场,"戴蒙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这是美联储应该干预的理由,而不是为了帮助银行。"
话说回来,在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的背景下,我们看到资金正在涌向欧洲债券市场、黄金、日元和瑞郎等传统避险资产。德国债券收益率本周基本保持不变,而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飙升逾50个基点,这是自1989年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落后于德国国债的最大幅度。与之相对的是,美元指数跌穿100心理关口,创下自2022年11月以来最严重的两周跌幅。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一些积极的双边合作进展,比如中国与阿根廷续签5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阿根廷央行表示,该笔款项原定于2025年6月到期,此次续签后将延至2026年年中。这有助于阿根廷平稳过渡到一个稳定、可持续的货币和汇率体系。
有意思的是,就在一周前,美国国务院拉美问题特使卡罗内还向阿根廷政府施压,声称中国同阿根廷本币互换合作是中国对阿根廷的"勒索",希望看到其终止。很明显,阿根廷并没有接受美国的建议。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也先后宣布为阿根廷提供共计32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这对于饱受债务困扰的阿根廷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救命稻草"。
说回中欧关系,我们看到欧盟和中国正在考虑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消欧盟去年征收的关税。欧盟发言人表示,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在过去24小时内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进行了交谈,双方同意研究设定最低价格。"设定最低价格"这一贸易策略旨在"既维护欧洲市场公平,又为合法贸易创造空间",相较于去年实施的反补贴税,这种价格管控方式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上证指数股息率达3.1%,这一股息率水平在全球主要股票指数中位居前列。对比同期数据,纳指股息率约0.82%、道指约1.09%、标普500指数约1.41%、日经225指数约1.97%。这一点对价值投资者来说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
注:高股息率具吸引力,AI驱动部分公司业绩爆发。
A股近200家已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或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中,超过7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同比翻倍,其中很多公司的业绩爆发都与AI驱动有关。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Cosmos+Ominiverse有望加速物理AI发展,料将带动智能驾驶以及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通过复盘CAE软件以及CUDA生态发展历程,仿真以及开发工具的迭代可直接加速相关行业的发展节奏,缩短行业的研发生产周期,降低工程实现门槛,最终将降本传导至终端产品研发制造环节。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基于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镜观",在2025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上正式亮相。这是全球首个深度融合大数据、AI技术与医疗资源的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研发。这是AI赋能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
国内这边,广汽发布了好几款车规级芯片,是跟中兴微电子、裕太微电子、仁芯科技这些公司联合开发的,其中一款16核多域融合中央计算芯片号称是国内首款自主设计的新一代产品。这显示了咱们在汽车芯片自主化上的努力。
百度也宣布要用AI技术和流量扶持100万家企业出口转内销,还计划免费提供数字人直播服务。东方甄选也启动了“外贸优品入驻”行动。看来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成了平台和科技公司的新方向。
说到全球供应链的调整,我注意到软银围绕AI领域的布局正明显加速。软银3月下旬宣布以65亿美元收购美国芯片设计公司Ampere。加上此前已经成为Arm大股东,软银在AI芯片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正在逐步完善。
有意思的是,六年前,软银将持有的英伟达全部股权清仓离场,错失了此后英伟达冲刺万亿美元市值的爆发性增长机会。在如今AI浪潮下,软银看起来正卷土重来,甚至显示出挑战英伟达地位的野心。要知道,英伟达现在已经是全球市值前三的公司了,这个野心可不小。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星链的最新动作。SpaceX最新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免费发放Starlink卫星天线设备,席卷意大利、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唯一条件是用户需承诺12个月的订阅。
这不仅是一次促销,更像是马斯克授意星链强攻全球卫星互联网霸主地位的首场宣战。随着亚马逊的Project Kuiper等对手步步紧逼,SpaceX正以激进策略抢占先机,试图重塑全球宽带格局。马斯克这个人真是不甘寂寞,总是能想出各种方式引起关注并快速扩张市场。
在美国的关税政策下,我们也看到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调整。新一轮关税生效后,不少中国制造商明确向美国客户表示,不可能降价保订单。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表示,该公司仍在评估关税对其自有品牌的影响,但第三方卖家肯定会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数据显示,亚马逊平台上出售的商品中,六到七成产自中国。这一情况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百度宣布将利用AI技术和平台流量优先扶持100万家企业出口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在数字人直播层面,百度慧播星数字人计划助力100万家企业免费数字人直播。同样,东方甄选也启动了"外贸优品入驻"专项行动。这些措施无疑有助于缓解外贸企业的压力,加速其国内市场拓展。
出行方面,上周五的大风天气影响挺大,全国近500个气象站极大风破纪录,华北、黄淮尤其严重,北京两大机场取消了超过900架次航班,全国取消了3200多架次,是今年以来最高值。内蒙、辽宁、吉林还发了暴雪预警。大家出行要注意安全和航班动态。
不过,好消息是中国商飞的C909客机交付老挝航空并首航了,这是国产喷气式客机首次进入老挝市场。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两周年,累计发送跨境旅客近50万人次,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说明区域互联互通效果不错。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量也突破了400万标箱。
最后简单说几句,今天市场关注的焦点无疑还是特朗普即将公布的半导体关税细节,以及这背后中美贸易博弈的下一步棋。虽然电子产品暂时豁免让市场松了口气,但“232调查”的阴影还在,不确定性远未消除。
美股的剧烈波动和美债市场的紧张状况,也提醒我们全球风险偏好可能正在经历微妙的变化。投资者需保持谨慎,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信号。